大同市平城区 创新履职“政”当时 委员“协”力助基层
——大同振华街道政协联络组赋能基层治理的“破题”实践
山西科技报新闻网大同讯 大同市平城区振华街道政协联络组聚焦基层治理痛点难点,以“委员沉一线、协商议民意、服务暖民心”为工作目标,创新构建“资源集群、共建联动、力量下沉”的履职新模式,推动驻街政协委员深度融入社区治理、扎根民生一线。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各类服务活动31场,服务群众超1500人次,社区治理群众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集群发力提质效,探索共建联动新模式
街道政协联络组与驻街委员以“集群发力、共建联动”为核心,通过“三维联动”履职体系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在政治引领上,联络组定期组织委员集体学习,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协章程以及上级会议精神开展交流研讨,确保履职方向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如:通过“委员领学+群众联学”的模式,推动党的政策理论向基层延伸,同时结合街道重点工作组织研讨,实现学用结合。在平台共建中,创新打造“政协议事屋”协商阵地,目前新世纪社区二楼的“政协议事屋”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现已常态化组织驻街委员、社区工作人员及居民群众在此开展交流议事、民意座谈等活动10余次;在资源整合方面,为避免委员履职“单打独斗”,街道政协联络组将17名政协委员划分至12个社区,按界别、专业将委员划分为经济、民生、科教、法律、文旅五大类资源库,按照相应类别将政协委员优势最大化,实现了“社区有需求、委员有响应”的精准对接。

收集反馈解民忧,构建协商履职新格局
为破解社情民意收集碎片化、委员履职针对性不足的问题,街道政协联络组创新搭建“线上+线下”联动平台,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让委员履职从“单向发声”向“多元互动”提档升级。线上依托“振华政协社情民意微信联络群”,整合86名社区工作者及13支志愿服务队伍力量,构建“五社联动”信息收集网络,明确专人负责每日民生诉求梳理汇总,每周精准推送相关议题。线下在12个社区设立“委员意见箱”,每月组织委员到“政协议事屋”开展民意座谈会,形成“收集—分类—派单—调研—反馈—回访”全流程工作体系,有效打通民意沟通快车道,实现民意收集、议题筛选、提案转化的闭环管理,确保民意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截至目前,政协委员结合自身职业优势开展实地走访36次,累计收集社情民意23条,向上级政协提交高质量社情民意9条、委员提案3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12个。其中“关于城市社区物业服务提升”“关于老旧小区充电桩建设的建议”“关于社区亲民化改造项目的建议”等6条建议被纳入街道年度重点工作清单。

下沉阵地办实事,打造民生服务新样板
街道政协联络组围绕“让委员接地气、让服务暖民心”的目标,推广开展“下沉式”实地服务,以多样化活动为载体,精准匹配委员专业领域与社区需求,引导驻街政协委员逐渐从纸上提案转向一线履职。聚焦产业发展,组织经济、农业领域委员深入新中、永宁、和平三个经济联合社出谋划策,开展“谋项目 解难题”专题调研6次,提出“振华货栈电商推广”“社区小微企业”等建议9条,帮助联合社引入合作项目2个。关爱特殊群体,在“春节”“中秋”等重要时间节点,驻街政协委员分组开展困难居民走访慰问活动,今年以来已累计慰问7户困难家庭,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耐心倾听民生诉求,使帮扶更有温度。助力教育科普,针对驻街单位平城区第十小学未成年人科普教育资源短缺问题,街道政协联络组联动科技领域委员,策划开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科普进校园”活动3场,受益学生达500人次。激活基层文旅,邀请文艺、科技委员深度参与振华街道第二届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在代王府专场展演以及小区巡演中推出机器人表演、传统乐器演奏等特色节目8个,吸引观众3000人次,不断助力街道文旅品牌建设。深化法律援助,常态化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12场,为社区工作人员、居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30余次,成功调节邻里纠纷、协助物业维权等法律问题18件。同时,还为辖区小微企业、驻街商户开展“防范金融诈骗”“理财知识普及”专题讲座4场,覆盖人群350余人。
振华街道政协联络组通过“分类包联+专业服务”的模式,进一步激活了驻街委员“专业势能”,让驻街委员履职精准度得到了有效提升,为辖区民生改善及基层治理注入了强劲“政”能量。
未来,政协联络组将进一步激发政协委员参与基层治理的活力与创造力,不断优化委员履职考核评价体系,同时积极推动“委员包联社区”机制向“委员包联网格”延伸,力争实现辖区网格委员全覆盖,以政协力量助力共建和谐宜居的社区新家园。
编辑:王秋英
李三虎
审核:闫锁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