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AI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时间:2025-10-27 09:40    来源:大同日报

近日,大同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大同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出了一系列推动AI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性政策。这份业已施行的文件,围绕“数据—算力—模型—应用”全链条生态构建,通过夯实数据基础与流通生态、构建集约化算力供给模式、培育模型创新研发应用场景、打造“数算模用”产业集群四大举措,为资源型城市的AI转型之路标注了清晰坐标。

当数字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图景,而是成为推动城市能级跃升的核心引擎。大同市此次出台的政策措施,既立足本地能源与算力根基,又紧扣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这场以“智变”引领“质变”的产业革命,正以澎湃之势重塑千年古都的发展基因。

政策的精准发力,源于对城市禀赋的深刻洞察。作为全国7个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之一,大同市已建成32.6万架标准机架的算力底座,AI算力分指数跃居全国第三。新措施正是在此基础上精准补链:对多模态数据集最高奖励300万元,既强化了“云中声谷”67家标注企业的产业优势,更破解了AI研发“数据荒”难题;而集约化“算力池”的构建,通过免费算力支持与10%消费补贴,让中小微企业得以共享73.6万台服务器构成的算力红利。这套“基础筑牢+普惠赋能”的“组合拳”,彰显了政策设计的务实智慧。

当传统煤炭企业与AI公司共建智慧矿山,当农业合作社用无人机巡田,当学校课堂引入AI助教系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发展范式的根本转变。新措施进一步明确:对行业垂直模型应用项目最高奖励300万元,对传统企业智改项目给予梯度补贴,这种“AI+实体”的导向,既推动城市从“输煤炭”向“输算力”的质变,更是产业形态从“瓦特”到“比特”的关键跨越。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新措施将2亿元专项基金与“数算模用”园区建设相结合,目标重在打造“大企业引领、中小微协同”的产业集群。这与大同市业已形成的“服务器生产—数据标注—场景应用”闭环体系一脉相承——从秦淮数据的“无水冷却”技术领跑行业,到中联基地的绿色算力认证,再到数据科技职业学院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政策正通过产学研用的深度联动,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土壤。

跨山越海,向新而行。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每个城市都在寻找自己的坐标。从秦云超级能源综合体的建设热潮,到DeepTong智能体在政务服务中的落地应用,大同的AI实践已写下精彩开篇。随着新措施的落地生根,这座“环首都核心算力之城”必将在AI浪潮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可复制的“大同样本”。(良 言)

编辑:王秋英

李三虎

审核:闫锁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