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外贸外资“三驾马车”齐驱 大同擘画“十四五”商务新篇
——大同市召开“辉煌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市商务局专场)新闻发布会
山西科技报新闻网大同讯 10月10日,大同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大同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出席介绍“十四五”以来大同市商务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主要指标稳健增长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十四五”以来,大同市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夯实,对外贸易实现量质齐升,利用外资水平显著提高。
2024年,大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87.7亿元,较“十三五”末增加132.3亿元,年均增长4.7%,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5.04亿元,较“十三五”末期增长3.9%。其中,出口额完成37.7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6%;进口额完成7.3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5.1%。2021年至2025年6月,大同市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家,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达到3.09亿美元,相较于“十三五”期间的2.61亿美元,增幅达18.4%。
消费市场活力迸发 内需潜力深度释放
市场繁荣度显著提升。通过稳住扩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创新发展网络消费,成功打造了一批消费新场景、新热点。2024年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城镇消费达227.6亿元,乡村消费达3.9亿元,分别较2021年增长31.9%和143.8%,城乡消费市场呈现协同并进的良好局面。
市场主体根基更加牢固。大同市大力培育限上商贸企业,截至2025年8月,全市限上单位数量达到1080家,较2021年翻了一番,增幅高达101.1%。更多的市场主体达到限额标准纳入统计,大同市商贸流通行业迎来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
惠民政策效应充分显现。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2024年大同市发放补贴3.34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已确定发放6.3亿元,直接拉动消费45.5亿元,政策杠杆效应明显。
商贸流通体系优化 品牌建设成果丰硕
在“老字号”传承创新方面,大同市成功构建了“中华老字号-三晋老字号-大同老字号”三级品牌培育体系,广盛原中医药、刘老醯儿醋业2家企业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实现了大同市“中华老字号”零的突破。目前大同市拥有各级老字号品牌20个。通过组织企业连续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大同老字号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
在餐饮产业发展方面,成功举办世界面食产业发展峰会、国际美食文化节等大型活动,通过制定团体标准、开展行业评选,推动餐饮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迈进,成功实现了从“山西美食之都”到“国际美食之都”的历史性跨越。
电子商务迅猛发展 数字经济动能澎湃
大同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将电子商务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目前已建成1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3个省级电商直播基地、1个市级电子商务园区,以及9个覆盖县区的乡村e镇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电商生态服务体系。2025年1-6月,该市网络零售额完成24.3亿元,同比增长15.1%,总量位居全省第四,较2020年同期实现翻番。网络销售产品从以外地商品为主,扩展到“大同黄花”“大同好粮”等本地特色农副产品,数字赋能实体经济的效果日益凸显。
对外贸易稳中提质 开放平台能级跃升
《大同市推进外贸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的出台,促使外贸主体队伍持续壮大,有进出口实绩企业从2020年的80家增加至2024年的98家。
“十四五”期间,大同市开放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大同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大同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投入运营,2024年6月以来成功开行中欧(亚)班列10列,有效打通了国际物流新通道。贸易方式更加多元,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4亿元,增速高达100%,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医药)建设扎实推进,产业集聚效应显著,2024年医药产品出口达25亿元,位居该市出口商品首位。
利用外资量质齐升 开放型经济增添新活力
大同市立足自身优势,创新“算力+产业”招商模式,5.4亿美元的总投资规模成为该市近年来利用外资的中坚力量,其外来投资主体包含15个国家和地区,呈现多元化格局。新设外资项目中,投资总额超千万美元的占比过半,超亿美元的重大项目有5个,该市存续外资项目总数已达59个,其中超千万美元项目占比61.02%。
开发区建设提质增效 改革开放新高地加速形成
2020至2024年,大同市开发区工业投资从81.45亿元跃升至161.4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4.54%,规上工业增加值由81.94亿元增长至114.22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0%,7家开发区在省级考核中全部跻身前50%。特别是纵深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累计出让“标准地”182宗(11647.98亩),实现583个承诺制项目100%办结,“拿地即开工”成为常态,营商环境竞争力全面提升,确保了京东算力中心、秦淮数据中心等一系列重点项目高效推进。转型综改示范区、“晋创谷·大同”、绿电园区、国际合作园区、省级消费品特色园区按照序时进度稳步推进,目前已经成为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平台。
会上,大同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还就“十四五”期间,大同市开发区的亮点工作做了详细介绍,对大同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如何应对国际贸易形势回答记者提问。(乔晓慧)
编辑:王秋英
审核:闫锁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