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双星闪耀——大同市平城区新华街道社区治理“亲民化”实践
山西科技报新闻网大同讯 大同市平城区新华街道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单元,街道党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构建主客共享、高效协同、充满活力的基层治理新体系。局西社区和局前社区作为示范典型,以创新实践共同书写了中心城区基层治理的新画卷。
一、空间重塑,服务升级:让社区成为温暖家园
局前社区将17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阵地进行功能重构,仅保留70平方米用于办公,其余空间全部面向居民开放,通过去行政化、去形式化的改造,营造出家一般的温馨氛围。局西社区在3000平方米的空间中仅设置45平方米办公区域,打破传统格局,设置开放式服务台,整合社保、民政救助、计生健康、退役军人服务等事项,采取“一站式”“面对面”服务,让居民切身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关怀。
培育社区文化,让“方寸之地”成为“文化盛宴”。局前社区以“青春活力”为主题,,讲好青年局前故事,激活“青年力量”,使居民在活动中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感受党的好政策,自觉自愿参与社区实践。打造“杏好有你”社区营地,配套篮球场、茶水吧等设施,通过读书会、青年故事分享等活动激活社区青春能量;局西社区则挖掘铁路文化底蕴,集铁路红色文化、图书阅览、学习交流于一体,打造全市首个铁路文化红色展厅,通过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文化讲座等活动促进居民文化交流,让社区铁路居民、年长者更好地享受公共服务和情感慰藉,赓续传承红色基因。
二、精准服务,创新模式:构建全龄友好社区
针对“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局前社区创新推行“错峰分时”使用机制,工作日面向老年人开放,周末服务青少年及上班族,同一空间通过功能叠加提供舞蹈、书画、心理咨询等十余类服务,最大限度满足全龄居民活动需求。同时,局前社区还注重加强同外部单位的交流合作,积极引入群团组织14个,围绕群众需求精准开展居民服务。加强与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紧密联系,促进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打造党组织统一领导、部门响应、各类组织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局西社区通过搭建资源平台,采取嵌入式养老并延伸居家上门服务,养老中心下设幸福餐厅,根据居民需求推出订餐、送餐以及对外餐饮服务项目,并联动大同大学附属医院等医疗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资源。
三、多元共治,民主协商:激发社区治理新动能
局前社区积极对接平城区第31小学校、47小学校,将部分社区空间打造成青少年活动中心,配套室外篮球场、跑道等设施,通过体能训练、口才培训、益智绘画、律动舞蹈等项目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丰富业余生活。与此同时,局西社区聚焦老年人康复护理需求,积极打造体育健康主题空间。社区专门为有康复需求的居民设立康复理疗区域,邀请专业理疗师提供“一对一” 专属服务。针对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以及居民术后康复等特殊需求,理疗师还会量身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助力居民科学开展康复理疗。
在社区事务决策过程中,两个社区充分尊重居民意愿,搭建民主协商平台,推动社区事务实现民主决策。局前社区创新设立“有事来商量” 协商议事平台,定期组织召开居民大会,邀请居民代表、社区工作人员及物业公司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围绕社区建设、环境改善、服务提升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讨论。社区结合居民提出的合理意愿和实际需求,制定出更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治理方案和服务计划。局西社区则创新推出“居民议事会” 制度,以小区党支部、物管会协商议事为重要牵引,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提高社区事务决策效率的同时,增强居民参与感和认同感。
为及时掌握居民诉求,确保社区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局前社区划分6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6名,每日坚持走访巡查了解辖区情况,社区“两委”包联网格,建立网格员为主,社区“两委”协同的区域小队,发挥网格治理效能,优化党群共建共治新格局。健全线下社情民意反馈渠道,织密线上社情民意收集网络,对收集到的民情信息认真梳理分析,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妥善处理。定期对处理情况开展跟踪回访,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通过民情收集反馈机制,社区及时了解居民诉求,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治理效能和居民满意度。(卢 阳)
编辑:王秋英
李三虎
审核:闫锁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