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朔州市民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时间:2025-10-23 18:03    来源:山西科技报

山西科技报朔州讯 (刘志伟)10月23日,朔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期间朔州市民政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是朔州市民政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

在困难群众保障方面,按照省民政厅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要求,将覆盖对象从低保、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人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延伸,初步建立了全市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实现了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市城乡低保的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1%和39.3%,常态化保障全市低保对象7.5万人、特困人员7864人,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促进了困难群众的生活改善。困境儿童保障方面,按照上级要求,将全市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全部纳入保障和关爱服务范围。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26%、32%和31%。残疾人福利方面,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也得到有效落实。

在养老服务方面,严格执行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25年9月底,全市共有正在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43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9家,民办养老机构11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9家,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4家;建有城乡养老服务设施314处,其中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7处(包括机构外的一切设施类型),农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87个,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在婚姻服务方面,从今年5月10日起,婚姻登记全面实行“全国通办”,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婚俗改革持续深化,文明健康婚俗风尚正加快形成。殡葬服务方面,基本殡葬服务供给持续加大,全市新建的6座殡仪馆全部投入运营。全市殡葬服务机构政府定价全部完成,惠民殡葬政策全面落实。5项基本服务费用在殡仪馆内直接减免,有效减轻了群众负担。地名服务方面,我们深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命名乡村地名2509条,有效服务百姓出行、乡村振兴。

目前,全市登记社会组织已经达到了803个。各类社会组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完善基层治理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十四五”以来,福利彩票销售总额达到了6.1亿元,筹集公益金5490万元,有力支持了全市各项公益项目的建设和运行。

编辑:杨燕

审核:王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