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笔下的月亮,哪句写进了你心坎?

时间:2025-10-10 16:23    来源:山西科技报

“月出皎兮”,悬于九天的明镜映照着人世悲欢,也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意象——

巴金笔下的月亮,裹着几分朦胧神秘,仿佛藏着不可言说的秘密;老舍文中的月,浸染了些温柔与忧愁,好似昭示人间本就寂寞的真理;沈从文用纯净的月光洗净翠翠的心事,而张爱玲却将自己化入月色,冷眼观照着人间的欢愉与悲切。

这些文字,如同月光本身,虽同是清辉,却映照出千般心境,万种温度。


一弯新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在水面上投下淡淡的银光,增加了水上的凉意。对面的晚香楼冷清清地耸立在银光下面,楼前是一片白灿灿的花朵。还有山、石壁、桃树、柳树,各有各的颜色和形态,在银白的月光下,似乎都含着一种不可告人的秘密。

——巴金《家》

一个春天的月牙在天上挂着。我看出它的美来。天是暗蓝的,没有一点云。那个月牙清亮而温柔,把一些软光儿轻轻送到柳枝上。院中有点小风,带着南边的花香,把柳条的影子吹到墙角有光的地方来,又吹到无光的地方去;光不强,影儿不重,风微微地吹,都是温柔,什么都有点睡意,可又要轻软地活动着。

月牙下边,柳梢上面,有一对星儿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逗着那歪歪的月牙和那轻摆的柳枝。墙那边有棵什么树,开满了白花,月的微光把这团雪照成一半儿白亮,一半儿略带灰影,显出难以想到的纯净。

——老舍《月牙儿》

“爷爷看天上的月亮,那么大!”说着,出了屋外,便在那一派清光的露天中站定。站了一忽儿,祖父也从屋中出到外边来了。

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她在月光下坐了一阵,心里却当真愿意听一个人来唱歌。久之,对溪除了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翠翠走回家里去,在房门边摸着了那个芦管,拿出来在月光下自己吹着。觉吹得不好,又递给祖父要祖父吹。老船夫把那个芦管竖在嘴边,吹了个长长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沈从文《边城》

月光升起了,地平线上浴着它的清光。那些耸立的高大的白杨树显出了银光般的反射,那层在平原上展着的雾气仿佛是浮动的雪,河水里没有游泳的星了,但是却像盖着了一层螺钿,始终带着发光的微波流着。空气是甘美的,和风中充满了香味。一阵使人发软的力在大地的睡眠意味当中流过。

——莫泊桑《在家里》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

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张爱玲《金锁记》

太阳未出时,全世界都像一个梦,唯有月亮是真实的;太阳出来后,全世界都真实了,月亮像一个梦。

——李娟《冬牧场》

人在月光里容易梦游,渴望得到也懂得温柔。

——舒婷《中秋夜》

月亮就像一个黄色的邮戳,盖上深蓝色的信封。

——王尔德《杜伊勒利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