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被误解的事:不是出汗越多越好
你知道吗?在空调房待久了,“不出汗”可能正在悄悄“废掉”你身体的重要功能!你全身拥有超过300万个微型“水龙头”——汗腺,在盛夏,它们全力以赴,每日可排出相当于数瓶矿泉水的汗液。那么到底汗多好?还是汗少好?
为什么人体需要出汗?
在高温环境中,我们的身体会启动一套精密的“冷却系统”——汗腺,通过排汗来调节体温。
一个正常成年人全身分布着约300万个汗腺,即使在不感觉“流汗”时,每天排出500-700毫升汗液,而在高温或剧烈运动时,这一数值可飙升至几升。
当我们运动或者气温升高时,人体的温度就会升高。此时,大脑会接收到温度信息,判断现在的体温是否正常。
如果体温已经升高,大脑就会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去调节体温。在这个过程中,汗腺就会被刺激,分泌适量的汗液,将多余的热量带走,使体温回到正常范围。此外,汗液还有排泄废物的作用。
在汗液中,不仅仅含有水分和电解质,还含有一些代谢产物和有害物质,例如尿素和乳酸等。通过排汗,我们就可以将这些废物和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保持身体的健康。
夏季适度出汗的几大健康益处
预防感冒发烧:冬天受点冷、夏天出点汗,才能保证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常用常新。经常呆在空调房中,会导致不知冷热、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冒。
保护心血管健康:适当出汗能保证人体体温调节正常运作,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让皮肤更健康:人体适当地出汗,汗液可以滋润皮肤,保证皮肤的水分,从而避免其过于干燥,减缓皮肤的衰老。
促进新陈代谢排毒素:汗液也是人体排出废物的主要途径。通过汗液的蒸发可以排出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减轻肾脏的负担。
预防中暑发生:出汗少的人可能比其他人容易中暑。因为出汗有助于散热,降低体温;反之,如果不出汗,散热不及时,就会增加中暑的风险。
过度出汗的隐患
脱水与电解质紊乱:汗液中99%是水分,其余1%由氯化钠、钾等无机盐,以及乳酸、尿素等有机物组成。过度出汗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流失,造成口渴、无力,甚至心律失常等问题。
皮肤问题:汗液长时间滞留可能引发毛囊炎、痱子等皮肤问题。特别是肥胖人群和婴幼儿更需注意。
夏天不是出汗越多越好,而是需要适量出汗。这个夏天,不妨放下对汗水的偏见,让它成为最好的“天然保养品”。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