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新能源环保科普活动在太原拉开帷幕
9月26日,由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科协、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主办,山西省科普服务中心承办,太原市促进外来投资局协办的以“推进能源革命 共建绿色山西”为主题的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新能源环保科普活动(以下简称“新能源环保科普活动”)在太原拉开帷幕。
作为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的七大主题活动之一,新能源环保科普活动为期三天,吸引了近300名学生参加,通过“参观展示+知识讲解+互动体验+主题沙龙+科普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了我省在新能源领域的丰硕成果、煤炭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多元化利用的实践经验以及绿色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生动反映出山西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显著成效,旨在进一步引导公众树立节能、降耗、减排的环保理念,切实增强绿色发展意识。值得一提的是,线上展厅也同步开放,旨在打造永不落幕的科普展。
聆听“一度电的旅程”讲解
“当你按下空调开关时,有没有想过,为生活供能的‘1度电’是怎样从大自然出发抵达身边的?”步入新能源科普知识展区,杏花岭区第十二中学校的学生们正围站在“一度电的旅程”展板前。讲解员指尖轻划展板,白色电流线条清晰铺展:从连片光伏板、高耸风电机组及抽水蓄能电站出发,经“电力高速路”—— 特高压输电线路向前输送,再通过小区配电箱等设施点亮千家万户。
体验抽水蓄能站发电
而在新能源科技成果展区,各类互动体验项目更是点燃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在抽水蓄能站演示装置前,学生们轻轻按下开关,只见水流奔涌而出,顺势驱动水轮旋转,与水轮相连的发电机随即启动,头顶的灯泡也渐渐亮起,原本抽象的科学原理,在动态演示过程中变得鲜活可感;骑行发电站旁,学生们跃跃欲试,蹬车发力,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运动与电能输出的联动中,直观感受到了能源转换的奇妙。另一边,复刻南极科考站“风—光—氢—储—荷”零碳综合能源供能系统的水滴形风机模型也格外吸睛,看着模型模拟运转,学生们真切体会到了科技是极地科考的强大保障。
科普沙龙现场
与此同时,一堂生动的科普沙龙正在上演,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成员、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极地清洁能源装备与系统研究中心常务负责人郭栋梁,结合自身科考经历与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中国南极秦岭站清洁能源系统的建设过程与技术难点,分享了他在极地科考生活中的趣事与感悟,并对在场学生寄予殷切希望,要好好学习,多听、多看、多实验,积极创新,敢于追梦,为实现人生理想奋斗终身。
聆听极地环境下零碳综合能源系统及极地供电新技术模型沙盘讲解
“在一场活动里就能‘一站式’接触多种新能源形式,既能看风电、光伏的实物展示,又能玩互动装置,还能和南极科考成员交流感受,这一趟能源低碳之旅真是太值了。”来自杏花岭区第十二中学校13岁的学生艾世康感慨道。
体验骑行发电
从青少年眼中的好奇与向往,到公众对新能源应用的深入理解,新能源环保科普活动正以“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的方式,为山西推进能源革命作出积极贡献,也让绿色低碳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