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第二十九期)
——垣曲县新建小学清明节项目式实践作业展示
时间:2025-04-10 08:16 来源:山西科技报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寒渐退又清明。垣曲县新建小学精心设计了“品味清明,传承文化” 清明节项目式实践作业,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这一举措,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清明传统节令,体悟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实践活动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让民族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丽之花,绽放出新时代的光彩。
诵清明诗
学生以稚嫩童声,传递对清明诗词的理解,用声音勾勒出清明独特的景致与情思。在先辈故事讲述中,他们回溯往昔,或激昂或动容,把革命先烈为理想信念拼搏牺牲的事迹生动还原。诗词与故事交织,传统与现代对话,展现了对清明文化的传承,更彰显了新一代的精神风貌。
绘清明画
学生从诵读诗词时的音韵中追寻诗人的足迹,了解清明相关的情和景,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手中的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清明节,或从给诗词配画的创作中追忆历史长河中的清明传统,或用多彩的画作、书签来展现清明时节的美好景象!



习清明俗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风筝的起源已无从考证,但民间一直流传“清明放断鹞”的习俗,放风筝不仅是一种有益活动,也可以寄托情意和祈求好运。除了放风筝,清明节还有踏青、祭祖、插柳等习俗。同学们用手抄报、思维导图等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收获。
做清明食
春天也是挖野菜的好时机,同学们到山间田野挖荠菜、小蒜、白蒿、榆钱等,做成美味与家人共享,留下了快乐瞬间。
清明,是节气,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这个春天,学生们将课本知识化作生活中的探索,深入挖掘清明节的文化精髓。这不仅是一次实践,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与传承。愿我们都能将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延续下去,让传统在现代生活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