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 大同“十四五”招商引资靶向发力结硕果
——大同市召开“辉煌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 新闻发布会(市促投局专场)
山西科技报新闻网大同讯 11月25日,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了“十四五”以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总体进展与显著成效,并就相关情况回答了媒体提问。

发布会指出,“十四五”期间,大同市促进外来投资局(简称“市促投局”)紧密围绕全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持续创新招商方式,加大引资力度,着力提升工作质效,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
招商引资指标任务圆满完成,量质齐升。 全市促投系统始终锚定年度目标任务,坚定信心,保持韧劲,高质量完成各项指标。具体来看:2021年,签约项目198个,总投资额1165.3亿元,综合完成情况位列全省第四;2022年,签约项目317个,总投资额1605.1亿元,全省排名第五;2023年,签约项目368个,总投资额1326.7亿元,综合排名跃居全省第一;2024年,签约项目444个,总投资额1185.1亿元,持续保持全省首位;2025年1-10月,已签约项目211个,总投资额672.86亿元,项目开工率已达82.46%,展现出强劲的落地转化势头。
招商质量水平持续提升,靶向精准。 市促投局聚焦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四大赛道”和八条重点产业链,细致梳理招商方向与目标企业,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先进装备制造、能源新技术、文旅康养、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医药、通航及低空经济等领域,绘制了详尽的产业链图谱,明确了招商路径。由市领导带队,主动出击,赴北京、上海、长沙、天津、深圳等重点城市考察对接,与抖音集团、阳光电源、上海犀重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宁德时代、北京中关村等知名企业和机构建立了常态化联系机制。在运用以商招商、配套招商、场景招商等新型手段基础上,积极引进行业龙头、专精特新及“小巨人”企业,有效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葡萄串效应”,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协同落地发展。
招商活动平台高效多元,渠道拓宽。 “十四五”期间,市促投局精准锁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重点区域,积极组织并参与中关村论坛、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年度大型展会活动,同时借助省投促局在广州、北京、杭州等地举办的“山西之夜”等平台,广泛宣传大同优越的投资环境,多渠道拓展招商资源,有力塑造了大同转型发展、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
项目落地服务持续优化,保障有力。 推动各市直部门、县区及开发区对招商引资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客观评估项目落地意愿与可行性,全力推动意向项目考察、考察项目签约、签约项目开工。对于存在实际困难的项目,妥善做好后续工作。同时,强化对已签约项目的全程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落地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以高效服务加速项目落地进程。紧盯在谈重点项目,加强要素保障和政策沟通,争取项目早日落地见效。
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作为。 围绕省委赋予的“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使命,市促投局充分发挥驻京小分队的前哨作用,常态化对接北京中关村、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探索建立“北京研发设计—大同中试制造”的产业协同机制。针对京津冀地区的土地、环保等约束,精准招引新能源装备、大数据装备等契合大同发展需求的产业,有效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参与中关村论坛、服贸会“山西之夜”、晋京协同发展推介会等系列活动,搭建起与北京高端创新资源、产业资本和优秀企业的常态化合作桥梁。(乔晓慧)
编辑:王秋英
赵子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