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 “十四五” 水利工作成效显著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水支撑

大同市召开“辉煌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 新闻发布会(市水务局专场)

时间:2025-10-13 15:50    来源:山西科技报

山西科技报新闻网大同讯  10 月 10 日,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 “十四五” 以来全市水利工作的推进情况与取得的成果,并回答了媒体提问。

大同市是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仅278 立方米,比全省平均值低 103 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值的 13.7%,水资源短缺长期制约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 以来,大同市水利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 的治水思路,全面落实相关决策部署,从多个方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水支撑和水保障。

强化刚性约束 水资源集约节约达到新水平

大同市严格落实“四水四定” 主体责任,制定并实施《大同市海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强化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十四五” 以来,全市年度用水总量均控制在 7.36 亿立方米以内,今年上半年万元 GDP 用水量较 2020 年下降 25%,2024 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 0.58,提前一年完成 “十四五” 目标。此外,大同市还完成了各开发区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严控高耗水服务业和绿化用水,推动黄河水有序增用,并于 2024 年成功申报为国家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全市 10 个县区今年将全部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

优化配置格局 水网建设实现新突破

2023 年 9 月,大同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 7 个市级水网先导区之一。全市紧抓机遇,编制了《大同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2022-2035 年)》和《大同市现代水网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 年)》,按照 “一网牵引、四网融合” 建设思路打造 “三横四纵、五库连通” 现代水网。目前,先导区项目已开工 52 个、完工 20 个,落实投资 56.25 亿元,发挥了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

守牢安全底线 防汛抗旱取得新成效

大同市一手抓防汛,构建了由水库、中小河流、山洪沟道等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加强对防御重点的帮扶指导,与周边城市建立跨市洪水防御工作机制,确保连年安全度汛;一手抓抗旱,加大旱情排查力度,科学调度抗旱水资源,保障了城乡供水安全和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需求。

坚持系统治理 水生态修复展现新面貌

大同市全面汇聚管河治河合力,106 条流域面积 5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全部建立河长体系,深入推进 “河长 + 河警长 + 检察长” 治河新模式,开展河道 “清四乱”“妨碍行洪” 等专项整治行动。该市连续四年被省河长办评为河长制考核成绩优秀市,选送作品连续五届入围水利部 “守护幸福河湖” 短视频公益大赛获奖作品,2023 和 2024 年连续荣获二等奖。同时,大同市强化水土保持规划空间约束和管控,“十四五” 期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1547.87 平方公里,并积极开展永定河生态补水,2021 年以来累计补水超 12 亿立方米。

立足强基固本 农村水利迈上新台阶

大同市全面推广农村供水“3+1” 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1547 处,农村饮水受益总人口 129.86 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 99%,规模化率达 54.39%,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此外,全市大力推进灌区建设,“十四五” 期间累计实施 9 座大中型灌区改造项目,新增灌溉面积 1.34 万亩,恢复灌溉面积 8.68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14.77 万亩。

下一步,大同市将在全面完成“十四五” 规划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科学谋划 “十五五” 水利工作,为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全市水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王秋英)

编辑:乔晓慧

李三虎

审核:闫锁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