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马脊梁矿 巷道深处的“设备医生”

时间:2025-09-28 15:02    来源:山西科技报

山西科技报新闻网大同讯  在马脊梁矿的8109综采工作面里,机器的轰鸣声昼夜不息。有这样一个人,他的耳朵能从嘈杂声响中分辨出设备的“健康信号”,他的双手能给“生病”的机械精准“做手术”,他就是综采三队检修班班长熊小鹏。这个老实憨厚、手掌布满老茧的汉子,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成了矿工们眼中最可靠的“设备健康的守护者”。

给设备“把脉问诊”的巧匠。“液压系统就像设备的血管,堵不得、漏不得。”这是熊小鹏常挂在嘴边的话。一次二班巡检时,他发现乳化液泵站存在异响,当即停下脚步。旁人觉得是小问题,他却蹲在泵站列车旁检查了半小时——油管温度、压力数值、油液颜色,连过滤器上的细小零件都不放过。最终,他判定是回液过滤器堵塞导致阀芯磨损,连夜带着班组改造阀芯装置。如今,这套优化后的液压系统,让支架配件寿命延长了三成,大幅提升了系统的耐磨性能。

给生产“开良方”的智者。“老办法能解决问题,但新办法能解决得更漂亮。”在“三机”检修工作中,熊小鹏从不含糊,面对前溜(前部运输机)、后溜(后部运输机)、转载机以及破碎机的故障隐患,总能拿出高效解决方案。一次检修时,发现转载机部分刮煤棒因长时间使用导致磨损严重,若不及时处理将影响安全生产。熊小鹏第一时间制定检修方案,带领班组人员先切断电源、做好安全防护,精准定位磨损的刮煤棒后用专用工具拆解更换转载机连接环以及受损的刮煤棒。更换过程中,他发现原刮煤棒和底板之间存在缝隙,易导致煤屑堆积加快刮煤棒以及底板的磨损,便现场调整转载机的涨紧装置,减少了后续故障发生率。经他带队检修后,“三机”设备运行效率提升近20%,有效减少了停机检修时间,为矿井连续生产筑牢了保障。      

带队伍“传手艺”的师傅。“一个人强不算强,全班组硬才是真的硬。”这是熊小鹏常对班组说的话,身为师傅,他不仅倾囊相授个人技术经验,更注重推动班组建设与人才培养。新员工小张还记得,刚下井时熊小鹏把他带在身边,从识别零件型号到判断故障原因,手里教着,嘴里念叨着:“检修就像给病人看病,得望闻问切,不能瞎开药。”一次检修转载机时,小张对涨紧链子的调整步骤一头雾水,熊小鹏没有直接上手,而是先让小张观察链子运行时的晃动幅度,再手把手教他使用张力检测仪,讲解“涨紧度以链条下垂量不超过5厘米为宜”的判断标准,还结合过往案例,说明过松或过紧对设备的危害。他还经常利用班前会,分享自己总结的“三机检修口诀”,把复杂的检修流程转化为易懂的口诀,方便班组人员记忆,助力团队整体技术水平提升。

当问到坚守的理由,熊小鹏指着巷道里明亮的灯光说:“咱检修工多一分细心,其他兄弟们就多一分安全。”在漆黑的矿井深处,他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铆在岗位上,用匠心守护着每一台设备的脉搏,也守护着矿山的安全生产。(李晓静 赵宇泽)

编辑:乔晓慧

审核:闫锁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