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赋能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 大同 “十四五” 交通成就发布会亮点纷呈
—大同市召开“辉煌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专场)
山西科技报新闻网大同讯 11 月 13 日,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 “十四五” 以来全市交通运输领域发展成就,并回答媒体提问。

据悉,该市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运输服务提升为抓手、行业治理优化为保障,推动交通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路网建设多点突破综合枢纽能级跃升
重点工程建设的扎实推进成为交通发展的“硬核支撑”。天黎高速云州街互通通车打通市区 “东大门”,显著缩短至阳高、天镇方向通行时间;燕庄桥改造顺利完成,省道 S203 线提质改造、国道 239 线广灵县城改线等工程投用,进一步完善市域路网结构。目前,国道 109 线过境改线、大同绕城高速陈庄至肥村段等 3 个省级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持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城乡交通融合发展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的全线贯通成为文旅交通融合的标志性成果。这条总里程1250 公里的公路累计投资 56 亿元,连通 21 个 A 级以上景区,同步建成 190 公里风景道、111 公里慢行道及 29 个驿站、32 个观景台,“快旅慢游” 体系基本成型。“四好农村路” 建设同样成效显著,“十四五” 期间新改建 1538.6 公里,完成 30 座危桥改造,投资达 34.92 亿元。截至 2024 年底,全市农村公路优良路率达 86.22%,重点帮扶县优良路率较 “十三五” 末提升 12 个百分点,农村公路自动化检测比例已从 40% 升至 80%,2025 年将实现全覆盖。
立体交通协同发力服务品质持续升级
公铁民航多式联运格局加速形成。公交领域连续三年推进智慧化提升工程,更新303 台新能源车,新建 305 座候车亭及 200 座电子站牌,2025 年新增的 2 辆音乐巴士与 1 辆双层观光巴士成为城市流动风景线。出租汽车行业通过制度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网约车合规化进程有序推进。集大原高铁开通后,大同至北京日发车 35 趟、至太原近 50 趟,实现 “公交化” 运营,直达上海、广州等多个重点城市。云冈国际机场拓展至香港、首尔、莫斯科等国内外航线,国家级低空交通管理试点落地更为低空经济预留发展空间。综合客运中心的投用实现高铁、公交等无缝衔接,节假日旅客疏运满意度超 98%。
治理能力稳步增强安全绿色底色鲜明
行业治理水平的提升为交通发展保驾护航。该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一路三方” 联勤联动机制,2021 年以来查处违规出租车 455 起、非法营运 414 起,非法超限超载率控制在 0.008%-0.02%,远低于省定标准,379 家货运源头企业实现全监管。安全生产领域深化重大隐患排查整治,落实 “五不为过、五个必须” 要求,保持形势持续稳定。
绿色发展与城乡服务同步推进。大同成功入选全国绿色出行城市,2022-2024 年完成大宗物料 “公转铁” 5.7 亿吨,淘汰国三及以下货车 6080 辆,超额完成省级任务。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取得进展,建成县乡村三级站点 63 个,开通合作线路 18 条,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
发布会指出,“十四五” 以来的交通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大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下一步,该市将持续发力,为打造 “能源之城、算力之城、文化之城” 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王秋英)
编辑:乔晓慧
李三虎
审核:闫锁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