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智造亮全球

——第二十七届高交会山西展区见闻

时间:2025-11-17 08:53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第二十七届高交会现场。本报记者郝薇摄

  11月的深圳,科创热浪裹挟着海风的湿润气息扑面而来。
  11月14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在深圳开幕,这场承载全球创新期待的盛会,处处涌动着突破创新与商机对接的蓬勃活力。
  从太行山脉的科技实验室到南海之滨的全球展台,山西带着转型攻坚期的科创底气跨越千里赴约:17家省内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机构组成的参展团,集中呈现绿色低碳、数字智能、高端制造领域的“山西智造”。这不仅是山西高新技术产业从“本土深耕”向“全球竞逐”的关键一跃,更彰显着山西借全球科创平台链接资源、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升级的开放决心。

硬核技术扎堆:山西智造亮出“撒手锏”

  全球首款潜水作业辅助外骨骼机器人、自进化AI原生手机、微米机器人抗癌新技术……高交会现场,顶尖创新成果同台竞技,彰显盛会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引领作用。山西展区也打造了一场浓缩科创实力的“技术盛宴”,多款产品搭载自主知识产权,多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级微风即可高效发电,风速每秒2米就能启动。”元工能源科技集团员工王晓霞指着白色微风发电微缩模型介绍。该项目叶片采用碳纤维缠绕成型,可定制8至13米高度,搭配3片或5片桨叶,能快速搭建小型局域网供电。作为一家深耕电力行业20余年的企业,元工能源科技集团累计斩获200余项国家专利。“我们计划向‘一带一路’沿线及中东、南非地区推广,填补当地小额用电空白。”王晓霞说。
  山西宏明空调科技有限公司的参展成果同样吸睛。作为运城市盐湖区空调制造产业链“链主”企业,该公司通过延链补链强链,聚集3家产业链配套企业,形成覆盖化工、电子、新能源等领域的中央空调产业集群。此次展示的干湿联合蒸发式空冷器模型,融合了78项专利技术。“这款产品特别适用于西北干旱地区,可完全替代管式水冷器和凉水塔,从根源上避免水资源浪费。我们期待与全球高新企业对接,推动产品迭代升级。”该公司品牌推广中心经理余佳儿说。

绿色转型提速:循环经济跑出“新赛道”

  “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循环技术也成为全球客商关注的焦点。山西参展企业以科技创新为笔,在工业固废利用与节能降碳领域书写转型答卷,为“山西制造”贴上鲜明的绿色标签。
  交城义望铁合金公司的新型建筑材料,是循环经济的典型代表。“把冶炼废渣加热到1450度,纤维化后加入树脂热压成型,做出的板材防火防水又环保。”该公司市场营销经理王超手持样品介绍,“这款国内唯一的矿石纤维板材已应用于多个场景。首次参加高交会,我们希望让‘变废为宝’的产品走出山西,实现从区域产品到国际品牌的跨越,构建全球新材料供应网络。”王超说。
  水清华(山西)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水处理与固废处理领域,带来了针对性解决方案。“我们的核心技术能高效解决工业废水和固废污染问题,已在山西多个工业园区落地应用。”该公司技术总工任剑表示,“我们的技术不仅服务本土,更希望借助高交会对接全球环保项目,参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生态治理。”
  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的参展成果同样蕴含绿色理念。“在钢铁企业节能减排进程中,高炉煤气作为产量最大的副产煤气,其高效利用与净化是行业热点。”参展人员介绍,研究院研发的高炉煤气精脱硫COS水解催化剂、高效钙基脱硫剂,为该领域技术难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这些成果正是山西从“煤炭大省”向“能源革命排头兵”转型的生动缩影。

开放合作加码:科创成果谋全球布局

  对企业而言,高交会是与行业深度对话、把握技术趋势和市场需求的核心平台,更为核心技术优化、产品迭代升级提供了重要参考。本届高交会上,山西企业主动出击,借平台谋全球布局。
  “我们能将工厂、城市设备状态实时孪生到数字平台,实现预测性维护。”山西菲达科技有限公司渠道经理刘鹏飞介绍,此次重点展示的元宇宙运营平台,深度融合3D建模、区块链、NLP自然语言处理与IoT物联网传感技术,打造的2.5D城市底座等核心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城市治理、环境监测、应急调度及医疗等多个场景。
  “无需联网,方言就能控制灯光、窗帘等家电,还能有效保护用户隐私。产品已与多家养老机构、民政局达成合作。”山西汉丰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汉栋表示,“欧美国家对隐私保护要求高,此次参会希望打开国际市场,让山西智慧养老技术走向全球。”
  展区互动咨询区人头攒动,省投资促进局工作人员忙着为中外客商解读政策,重点推介绿色低碳、智能制造产业链及特色专业镇建设成果。“山西正以开放包容姿态拥抱全球资源,希望借高交会推动优质项目落地、高新产品出海。”代表团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