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15天,党旗在顶板破碎一线飘扬

——马脊梁矿综采一队党员突击队成功处置重大顶板险情纪实

时间:2025-09-25 14:55    来源:山西科技报

山西科技报新闻网大同讯 地下500米,顶板破碎、煤壁片帮,15米险情区域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中,马脊梁矿综采一队党员突击队用15个日夜的坚守,以专业与担当打赢了一场顶板保卫战,为企业安全生产筑起红色防线。

“调度室!8115工作面尾部顶板破碎严重,垮落范围已达15米,请求立即处置!”

2025年2月20日清晨6点30分,一通紧急呼叫从井下传来,打破了马脊梁矿的宁静。

险情就是命令。党支部书记马鹏程推开刚端起的早饭,抓起安全帽冲向井口;队长王利平一边赶往现场,一边用对讲机紧急召集12名党员骨干。不到1小时,一支由“采煤老兵”组成的党员突击队已在井口完成集结。

“党员突击队,出发!”8点整,马鹏程一声令下,队员们头戴矿灯、肩扛设备,沿着巷道疾步而下。矿灯光束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流动的光带”,脚步声、设备碰撞声此起彼伏,每一步都踏向险情最前沿。

面对顶板持续垮落的危险,突击队没有贸然行动。“注浆不是蛮干,得像医生做手术一样精准。”老党员张师傅说。观测组俯身煤壁,每10分钟记录一次顶板下沉数据;技术组围着一张张图纸,反复验算注浆参数。连续3天,王利平始终守在井下,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顶板变化的每一个细节:“2月21日8时,顶板下沉约0.5毫米”“2月22日16:00,片帮量明显减少”……这些数据,成为后续注浆作业的“行动指南”。

2月23日,在确认顶板变形趋缓后,注浆加固全面展开。工作面实行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作业。张师傅手握注浆枪,手臂虽然因长时间发力微微颤抖,但是始终稳如磐石;年轻党员小李负责浆液配比,汗水浸透工装也浑然不觉;王利平每次注浆后都亲手查验凝固效果,详细记录在台账上。

15个昼夜,2200桶注浆料,55吨“玛丽散”注入顶板裂隙。3月5日,经矿安监与生产部门联合验收,8115工作面顶板恢复稳定,安全生产恢复正常。当刮板输送机重新启动,乌亮的煤炭如溪流般在皮带上缓缓流淌,满脸煤尘的队员们相视而笑,眼底满是欣慰。

“关键时刻,党组织就是主心骨,党员必须冲在前面。”马鹏程说。此次险情处置不仅体现了党员责任区的攻坚能力,也为同类矿井顶板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马脊梁矿已优化完善综采面顶板隐患处置预案,推动“党员攻坚责任区”机制化常态化运行。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默默坚守。在马脊梁矿井下500米处,党员突击队以专业与担当生动诠释了“一名党员一面旗”的深刻内涵,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的安全屏障。(王晓雨 郭泽宇)

编辑:乔晓慧

审核:闫锁桃